提问

中青年人,怎么判断会不会猝死?

心脑血管  / 倒序浏览   ©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

#楼主# 2021-4-19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本帖最后由 黄河 于 2021-4-19 20:57 编辑



猝死,顾名思义是一场自然发生、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。

它被分为心源性、肺源性、脑源性等几类,

心源性猝死占比高达80%。

我国每年约55万人因心源性猝死离开我们,

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,抢救成功率不足1%,

等同于减损一座中等城市人口。

这个“死亡名单”囊括了年轻人、中年人、老年人,运动员、商界精英、政要、演员导演、医护人员等。

他们表面若无其事,其实内心或已或随时溃不成军。

是“祸从天降”还是“蓄谋已久”?

如果发病很早,部分与先天遗传密切相关,

尤其是携带不良家族基因的人,

可能出现早发先天性心脏病、瓣膜性心脏病等结构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衰、心律失常,突然发生猝死。

当代中青年人,压力莫名的大。

还有部分人的发病与生活不规律、劳累熬夜,

过度运动等有关,也被称为“过劳死”,

常归咎于恶性心律失常,多为严重的室速室颤。

实际是因为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,

心、脑、肾这三个既重要又脆弱的器官,

在过渡激发的情况下到达极限而崩溃的结果。

为什么越年轻反而越“凶险”?
年轻人的血管斑块有一个“要命”的特点,

就是比老年人更不稳定,更容易脱落。

加之年轻人起病急骤,症状凶险,多无先兆不适,早期猝死率高。

而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急性心肌梗死为首次发病,

不易引起注意。

再有,年轻人缺乏“心肌缺血预适应”。

也就是说,他们在发病前冠状动脉的基础病变较轻,单支单处,多为不稳定软斑块,没有明显狭窄,

因此心脏没能建立起血管间的侧支循环等自我保护机制。

斑块在一些诱发因素作用下突然破溃,形成血栓,

造成血管完全闭塞,血流中断,心肌梗死的面积就会特别大,

容易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、心源性休克、猝死等危重情况。


如何预警“明天和猝死,哪一个先来”?
人们往往认为,猝死只是一瞬间的事。

理论上,它有明显、强烈的征兆。

胸闷胸痛气短,这些多次被提及的典型猝死预警信号。

无症状、无病史、突然发生,这意味着“明天和猝死,不知道哪一个先来”。

所以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下状况时,一定要重视起来!

经常加班熬夜的中青年人,感到容易疲劳、心慌,有早搏,

即便不是心肌炎,没有心肌炎确诊病史,

不是甲亢,没有器质性疾病导致心律失常的可能,

但心率开始增快的心率说明你的心脏储备能力在下降。

这就是信号,机体提醒你疲劳了,尤其心脏累了,该休息了。

再放任不管,就危险了!

如此,预防的办法也就明确了:戒“诱因”,查“病因”。

这里所说的“查”不是指通常的健康体检,

因为它所能提供的心脏信息十分有限,

再加上常规体检机构的专业解读不够,

致使有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迹象被忽视或者误读。

当前,如果中青年人,尤其40岁以上人群,

想要准确了解心血管健康状况,

可优先考虑心脏CTA检查。

心脏CT检查不但能够探查心脏心肌、心腔、心包等情况,

还可以观察心脏大动脉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改变。

心脏CT检查包括心脏平扫、增强扫描、冠状动脉血管造影(CTA),

它创伤小,除非存在造影剂过敏、严重肾功能不全等禁忌证,一般情况下都可安全完成,接受度高。

检查目的大致有两个:

一是,定性诊断——有没有病:通过得到的多角度心血管影像,CTA可初步判定冠状动脉,或心脏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是否存在异常,

诊断或除外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先天性畸形,准确性较高。

二是,定量分析——病的重不重:CTA能反映冠脉狭窄程度,

总体可靠性只有50%~70%,如欲获得狭窄病变是否影响心肌供血,还可加做血流储备分数(FFR)的功能性检测,

精确判定仍需进一步依靠冠状动脉造影检查。


来源: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转播转播
回复

使用道具

1

主题

217

帖子

447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47
云朵 发表于 2021-5-22 21:21:01
感谢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141

帖子

296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96
灯塔 发表于 2021-5-23 20:34:06
感谢分享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70

帖子

356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56
安静 发表于 2021-5-24 11:53:26
猝死太突然 很难预防吧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